上海助孕靠谱吗 返回 首页

历史名人录丨辽宁省铁岭市有哪些历史名人

 浏览次数:464 - 发表:2024-04-28 10:17

铁岭,辽宁省下辖地级市,地处辽宁北部,松辽平原中段,地势大体是东高中低、北高南低,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南与沈阳和抚顺毗邻,北与四平相连,东与抚顺市清原满族自治县、吉林辽源接壤,西与法库、康平及内蒙古通辽为邻。铁岭被称为“体育冠军之乡”,自1984年以来,向省以上的优秀运动队输送近600名体育后备人才,铁岭是国家体育训练基地,其中西丰县和开原市被评为“全国体育先进县”。铁岭是“小品艺术之乡”,拥有一支编导演相结合的喜剧小品队伍,其创作表演的喜剧小品风格独特,成为了铁岭的一个品牌。今天小编就带大家看看铁岭有哪些名人吧,欢迎各位朋友补充,让我们铭记那些在历史上作出贡献的人。

李成梁(1526年—1615年),字汝契,号引城,辽东铁岭(今辽宁铁岭)人,明朝后期名将。

李成梁的高祖李英自朝鲜投奔明朝,授世铁岭卫指挥佥事,遂世居辽东铁岭。成梁早年家贫,不能袭职,四十岁犹为诸生,嘉靖末袭指挥佥事,积功升参将、副总兵。隆庆四年(1570年)九月代替殉职的王治道成为辽东总兵。万历元年(1573年)为了加强对建州女真的控制和防御,辽东总兵李成梁扩筑宽甸等六堡,六堡位于鸭绿江以西,毗连建州女真,地理位置重要。万历初期,灭建州女真首领王杲、子阿台部,数次大败插汉部酋长土蛮、泰宁部酋长速把亥,计杀海西叶赫部首领清佳砮、杨吉砮。

李成梁有大将才,在整个明朝将吏贪懦,边备废弛的情况下,镇守辽东30年间,率领辽东铁骑先后奏大捷者十,边帅武功之盛,200年来前所未有。但他位望益隆,奢侈无度,甚至虚报战功,为言官所劾,万历十九年(1591年)罢官,其后十年间,辽东边备益弛,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李成梁复职,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李成梁错将万历初年时由他献议兴建,已“生聚日繁、至六万四千余家”的宽甸六堡,以“地孤悬难守”放弃之,尽徙其民6万余户于内地,以大军驱迫恋家之民,虽为时论所谴责,但使辽东再次出现安定的局面。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卒,享年90岁,葬仰山之北(今北京附近)。

吴俊升(1863年10月11日—1928年6月4日),字秀峰,后字兴权,又字子琴,绰号吴大舌头,奉天府(今辽宁)昌图人,祖籍山东省历城县,民国时期奉系军阀主要将领。

光绪6年(1880年)加入清军,因讨伐匪贼立下军功,光绪32年(1906年)他升任奉天后路巡防营统领,驻郑家屯,翌年结识张作霖并交好,1912年蒙古王公勾结日本人,策动“满蒙独立”,吴俊升率部给其以沉重打击,1921年任黑龙江省督军兼省长。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吴俊升任第5军军长。1925年郭松龄反奉,吴俊升任讨逆军总司令,兼左路军团司令,击败郭松龄部队。1928年北伐战争张作霖失败后,决定息争罢战,退兵关外,吴俊升前往山海关迎张作霖返奉,于当年6月4日,在沈阳皇姑屯与张作霖同时被日本人炸死,卒年65岁。

梁肃戎(1920年8月8日—2004年8月27日),辽北省(今辽宁省)昌图县人,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促进会首任会长。

1939年考入长春法政大学,并于同年6月,化名“王桂林”,秘密加入中国国民党,参加抗日地下工作。1941年12月大学毕业,被任命为中国国民党长春市党部书记长,并因为放弃赴京都帝国大学研习的机会,转而参加司法官考试及格,被任命为“高等官试补学习法官”(即后补法官),送东京青年会受训,回国后再进入大同学院、司法官训练所训练。先后任职于伪满洲国的地方法院、地检处、高检处、最高法院、执行与公设辩护人等,以司法官的身份掩护地下工作,期间发展了逾80名同志。1944年3月因哈尔滨地下党组织被日满查抄,有关资讯悉被破获,即“三省党部事件”,梁肃戎因而身份暴露,3月27日被以违犯《治安维持法》逮捕,翌年5月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同年8月日本投降后获释。东北光复后,任中国国民党辽北省党部委员兼宣传处处长、四平市党部书记长,并于1948年在辽北省当选立法院第一届立法委员,同年3月梁肃戎取道沈阳、北平到达南京开会,1949年2月自上海乘坐中兴轮抵达台湾。

梁肃戎到台湾后,因身属CC系而备受打压。特别是因反对出版法修正案、主张修正刑事诉讼法及担任雷震的辩护律师,而几遭开除党籍的处分。后还曾出任彭明敏的辩护律师,帮助彭明敏与当局达成输诚换取特赦的交易。也因而同党外运动人士建立深厚的友谊,1977年出任中国国民党中央政策会副秘书长后专司与党外人士的沟通,曾被部分党内人士指责为“梁勾结”。1989年当选立法院副院长,1990年当选立法院院长,是最后一任在中国大陆出生、以及立法院在台湾全面改选前的院长。1991年12月31日,自立法院院长暨第一届立法委员任上退职。后获聘为总统府资政,退休后筹组新同盟会,支持中国统一,反对台湾独立。1998年台湾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促进会在台北成立,梁肃戎出任首任会长。2004年8月27日凌晨2时7分,梁肃戎因心肺衰竭病逝于台北市国泰医院。

梁肃戎青年时代,置生死之度外,投身抗日烽火;赴台湾后,仗义执言,出任律师,曾任“立法院”院长;1991年底自愿退职,不顾个人安危,为祖国和平统一奔走呼号,并于1998年4月19日在台北发起成立“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促进会”,与“台独”势力和“台独”分子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是台湾政坛上长期坚持“和平统一中国”的著名人物。

《中国名人录(第四版)》中的刘尚清照片

刘尚清(1868年—1947年2月20日),字海泉,奉天府铁岭县(今辽宁省铁岭市)人,中华民国政治人物。

刘尚清幼入私塾启蒙,稍长诵读四书五经,刘勤奋好学,年二十已博学多闻,学识优异居全县数十名附生(秀才)之首,遂就外傅设帐授徒,“藉求教学相长。”1911年被东三省总督署度支部任用,年内升任科长,并入奉天法政学堂甲班学习,1913年4月任奉天省财政司科长,刘尚清自奉天法政学堂毕业后,1914年入东三省官银号任职,不久升为东三省官银号总办。1920年6月正式被任命为黑龙江省财政厅厅长兼任永济官银号总办。1925年9月调任中东铁路督办。1926年秋升任奉天省省长兼财政厅厅长,11月兼任省立东北大学校长。1927年6月被张作霖起用为北京政府农工总长,同年10月回任奉天省省长。张作霖主政奉天以来,维持奉票和中、交票的稳定采取了诸多措施,不容其毛荒,物价基本保持稳定。这其中刘尚清则是花过心血和出过力的,因此深得张作霖的信任,同时也为他宦海平步青云铺平了道路。

刘尚清一生官运亨通,当“西安事变”善后,“得愈古稀之年,出主安徽省政”。1941年12月任国民政府监察院副院长职,同时免兼国民政府委员。1943年再次当选国民政府委员,仍任监察院副院长职。1944年1月获一等景星勋章。1945年10月获胜利勋章。抗战末期,刘尚清患喉癌,由其子致祥侍疾赴美就医。时值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刘尚清在美广场先后举行对德、意及对日本两战胜利的狂欢庆典。当时刘尚清的身体渐佳,又受抗战胜利的鼓舞,急欲返国,不料飞返重庆未久病况反复,再度抵美,1947年2月20日,刘尚清疗养期间在美国纽约病逝,享年80岁。刘尚清的棺木自美国运抵北平东北义园,用铁、木、铜三套套棺,1948年8月16日地丘,方位取西南看东北,寓意不忘东北的家乡。

任辅臣(1884年4月28日—1918年11月29日),字佐卿,辽宁铁岭人,祖籍山东肥城,清末民初共产主义革命家,中国第一位布尔什维克。

少年时曾就读于铁岭著名的银冈书院,并先后在铁岭、沈阳、哈尔滨生活、学习和做工。1898年沙皇俄国在铁岭开始修筑东清铁路支线(哈尔滨经铁岭至大连线),收雇员,任辅臣应召做录事(书记员),在工作中学会俄语。1901年任辅臣怀抱救国救民的强烈愿望,报考奉天警员教练所,毕业后分配回铁岭当警官,1904年任辅臣开始接触无产阶级革命思想。1907年参加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哈尔滨工人团”,宣传无产阶级革命思想。次年,任辅臣秘密加入布尔什维克党。

1917年11月7日,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爆发,一千五百多名华工参加了苏俄红军,组建了一个“中国团”,任辅臣被任命为团长。中国团的成立影响很大,受到苏维埃政府的热烈欢迎和重视,被编入苏俄红军第三军第二十九阻击师,1918年加入俄国共产党,1918年10月,最高苏维埃命名中国团为“红鹰团”。11月下旬任辅臣被任命为斯维尔德洛夫斯克维亚战场的临时总指挥。11月29日任辅臣战死,年仅34岁

1989年11月2日,时任苏联驻华特命全权大使特罗杨诺夫斯基受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委托,在北京举行仪式,向任辅臣追授红旗勋章,以表彰他在俄国内战期间的特殊功勋;表彰他在乌拉尔粉碎高尔察克匪军战斗中的英勇无畏和自我牺牲精神;表彰他个人为铸造苏中两国人民之间的战斗友谊所作出的巨大贡献。1993年,辽宁省铁岭市委和市人民政府拨出专款,在龙首山烈士陵园修建了任辅臣半身铜像。

常隆基(1921年9月—1943年5月),辽宁省铁岭市西丰县人,爱国志士,抗日英烈。

1921年常隆基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1岁的他便挑起了家庭的重担,由于读了两年私塾,少年时就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1940年4月常隆基被强迫编入伪满洲国“靖安军”当兵。1943年4月常隆基得知日伪高级将领来五顶山军事要塞视察,便开始谋划如何刺杀日伪将领,1943年5月2日常隆基在富锦县五顶山军事要塞上用偷来的手枪枪击日军中将楠本实隆,随后骑上战马逃离,大批日军对其展开围捕,常隆基逃至松花江边后,面临上千日军包围,走投无路之下毅然投江殉国,年仅22岁。

1950年,富锦县剧团将他的事迹编成评剧在东三省公演;1964年8月15日,富锦县人民政府在常隆基殉难的江边山坡上修建一座陵园,树碑撰文,纪念这位抗日孤胆英雄。2020年9月2日,入选第三批著名抗日英烈名录。

高其佩(1660年-1734年),字韦之,号且园、南村,辽宁铁岭人,清代官员,著名画家,指画的开山祖师。

家族为铁岭高氏,祖籍山东高密。是两淮盐运使高天爵第五子,家族排行第七,故称“高七郎”,与兄长高其位、族弟高其倬最为著名,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以父荫授江南宿州知州,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丁母忧归,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补云南姚州知州。后历官浙江温处道、四川永宁道、四川按察使、光禄寺卿,累官至刑部侍郎、正红旗汉军都统。雍正五年(1727年)七月,因于刑部右侍郎任内定谳中有失,惨遭革职,从此脱离仕途。

高其佩工诗善画,构图简洁,运笔爽辣,格近明人吴伟,花木、鸟兽、山水、人物、鱼龙之类无不称妙。闲来试用指头作画,所作生涩苍辣,奇趣横生,大异于毛笔效果,被人认为有“叱石成羊”之妙。作品有:《钟馗》、《双骏图》、《仙山楼阁图》、《虎》、《柳塘鸳鸯图》、《高冈独立图》等。

车向忱(1898年5月7日—1971年1月8日),原名庆和,字向忱,后以字行,辽宁省法库县顾家房(调兵山大明镇顾家房村)人,中国著名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早年曾在法库县中学、北平大学高等补习班学习,后考入中国大学法科,不久改读哲学系,1925年毕业后回沈阳,任教于东北大学附属中学、奉天省立第一高中等校,期间还从事平民教育,并创办了奉天学生平民服务团、奉天平民教育促进会等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嫩江省人民政府副主席、辽宁省副省长,辽宁省政协副主席,政协第二、三、四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民进第四、五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等职,并被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1971年1月8日在盘锦逝世,终年73岁。

高崇民(1891年—1971年7月29日),原名恩浚,字健民,号崇民,男,辽宁省开原市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

早年就读于奉天(今沈阳)省立农林学堂,加入中国同盟会,1913年赴日本入东京明治大学政治经济系攻读,1915年曾被选为回国宣传抗日倒袁代表之一,到上海进行宣传活动。1919年毕业后回国,任北京《正言报》编辑,后与人合办《正俗报》。1922年参与组织东北民治俱进会,1923年因撰写《告东北同胞书》反对日本续租旅大被驱逐,组织被解散,1925年到哈尔滨中东铁路特区从事教育工作,加入中国国民党。1928年参与组织国民外交协会等爱国团体,进行抗日爱国宣传。1929年起任奉天省农务会会长、东北边防司令长官张学良的秘书等职。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流亡北平,从事抗日救亡活动,参与发起成立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11月率流亡北平的东北青年和学生赴南京参加南下请愿团活动。1933年9月在北平参与组织复东会,从事团结抗日的宣传和组织活动。1935年遭国民党当局通缉避居上海英租界,接触共产党员,阅读马克思主义著作,同年冬到西安对张学良做联共抗日的说服工作,向东北军将士进行抗日救国宣传。

1936年西安事变时参与起草张杨关于停止内战抗日救国的八项主张,任设计委员会主任委员,积极拥护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1937年6月参与成立东北救亡总会。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后在北平、济南、太原、武汉等地建立东总地方组织,开展抗日救亡斗争。1938年8月曾赴延安访问,坚定了跟共产党走的决心。1941年在重庆主持东北救亡总会工作,并接办《反攻》半月刊,同时参加三民主义同志会,以东总名义加入中国民主同盟,秘密组织东北民主政治协会。抗日战争胜利后,被任命为东北解放区安东省政府主席,经上海、北平秘密潜回东北。194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8月被选为东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兼任民政委员会主任委员及安东省主席。1948年任东北人民政府副主席兼司法部部长。参与领导东北解放区的各项建设,从事国民党军上层将领争取工作。1949年9月出席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任主席团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东北人民政府副主席、东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兼最高人民法院东北分院院长。第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副主席等职,被选为第一至四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务委员等,1971年7月29日逝世。崇民同志立场坚定,襟怀坦白,刚直不阿,光明磊落,无私无畏,他以民主人士身份努力为党工作,几十年如一日,崇民的一生是不断追求真理追求革命的一生,他的革命业绩与实践,处处展现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崇高的共产主义思想。毕生奋斗堪为人杰,周恩来总理称他是“东北人的榜样”。

何松亭(1901年6月2日-1986年2月25日),原名何国栋,辽宁昌图人,辽宁大学首任校长,中国人民银行名称的倡议者。

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长期在沈阳、天津、北平(今北京)从事革命工作。1936年受党组织的委派,赴西安为促使张学良、杨虎城抗日做了积极的配合工作。1947年参与筹建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建国后历任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金融管理处长、总行教育司长兼高级干部学校副校长、东北财经学院院长、辽宁大学校长、轻工业部顾问。1986年2月25日在北京病逝。

许芝(1909年—1946年),字秀岩,革命烈士,首任昌图县委书记兼县长。

许芝少时聪颖好学,胸怀大志,许芝升入东北大学不久,时值“九一八”事变,随流亡学生入关,就读于北京,1934年毕业于东北大学文科教育系后,先后任教于湖南省立乡村师范和山东省立师范,致力于教育救国事业。1937年“七七”事变后,许芝投笔从戎,奔赴抗日战场,经西安转延安,入陕北公学学习。1938年许芝加入中国共产党,跟随刘伯承穿过封锁线,转抵抗日最前线晋察冀边区开展工作。抗日战争胜利后,许芝因工作能力强,政治素质高,熟悉东北地区情况,被第一批选派东北,中共辽宁省委按干部家乡化方略,任命许芝为中共昌图县委书记兼县长。许芝便带领干部在昌图县开始工作,打击反动派。

1946年8月,因地主告密,许芝小分队被清剿队匪徒包围,在突围的激战中,许芝以身殉职,时年37岁。1948年,当地人民在家乡为许芝重建了”许芝烈士之墓“。1951年,昌图县政府用全县人民的自动捐款,在原县政府许芝县长办公室原址修建了”许芝烈士纪念碑“。

孙国封(1890年—1936年),字献庭,辽宁昌图人,原东北大学理工学院院长。

1916年于北京大学理科毕业后,赴美国留学,读书勤奋,学业优异,获美国康奈温大学理学博士学位。1924年1月在英国考察教育,1925年4月任东北大学理科学长;1927年秋刘尚清兼"东大"校长后,将文、法、理、工四科改为四个学院,孙国封为理学院院长。1929年12月孙国封兼任理、工学院院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东北大学迁校北平,孙国封和李树棠辞职,孙国封对办学很认真,经常举行月考,都亲到考场监视,以促进学生钻研课业。孙国封为国家教育事业,培育了大量人才,为国家建设做了一定的贡献。1936年病故,终年46岁。

端木蕻良(1912年9月25日—1996年10月5日),原名曹汉文,又名曹京平,满族,辽宁昌图人,中国作家、《红楼梦》研究者。

1928年入天津南开中学读书,九一八后,因组织“抗日救国团”,被学校除名,1932年考入清华大学历史系,同年加入“左联”,发表小说《母亲》。1933年开始创作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1935年完成,成为三十年代东北作家群产生重要影响的力作之一。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端木从香港回到北京,1980年端木当选为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1984年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理事。1985年《曹雪芹》中卷(与夫人钟耀群合著)出版。1996年10月5日因病于北京逝世,享年84岁。

曹京平学生时代即开始创作,是东北流亡作家群中的代表人物,其成名作为他创作于1936年的短篇《鹭湖的忧郁》,是反映东北沦陷区人民生活的代表。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大地的海》《江南风景》《大江》,散文《土地的誓言》,短篇小说集《憎恨》《风陵渡》,童话《星星记》,京剧《戚继光斩子》《除三害》,评剧《罗汉钱》《梁山伯与祝英台》及长篇历史小说集《曹雪芹》等,影响卓著,为世人所流传。

刘树勋(1902年-1986年),字景异,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人,中国土木工程专家、政治人物。

1929年毕业于东北大学,后留学美国,1931年"九一八"事变,提前于1932年回国,解放前,他先后任中央大学土木系教授、系主任,东北大学土木系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他历任南京大学土木系教授,南京工学院土木系教授、副院长,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名誉理事长。刘树勋曾任第二、三、五、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江苏省政协第四届委员会副主席、南京市副市长、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大会江苏分会副主席。1951年,他加入了中国农工民主党。1986年6月5日,刘树勋因病在南京逝世,享年84岁。

刘树勋在求学时就立志献身于教育和工程建筑事业,他辛勤从事教育工作,知识渊博,治学严谨,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风和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患病期间仍亲自指导研究生的学习,关心接班人,为我国培养了大批土木工程专家,其中有许多学生已成为著名的学者、教授、工程师。正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着骨干作用。三十多年来,他在参与国家制定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淮海战役纪念碑、佛子岭水库、大西北公路、闽浙公路等设计施工方案中,联系水文地质实际,独具匠心,提出了具有重要价值的建议。他参加和领导过南京钢铁厂、自来水厂、化纤厂、曙光电影院、五台山体育馆、中山东路体育馆、秦淮河上长干桥、中山桥、三山桥等有关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维修、加固等工作,为南京市的规划和建设倾注了心血,造福于人民。

刘粹刚(1913年2月4日—1937年10月25日),生于辽宁昌图县。祖籍安徽宿县(今宿州),中华民国空军王牌飞行员,中国抗日战争烈士。

刘粹刚于中央航校第二期毕业,任空军第五航空大队第二十四队上尉队长,刘粹刚在抗日战争时期,是—位叱咤风云、名震中外的“飞将军”。其技术高超,作战非常英勇,在对日空战中,刘粹刚常以寡敌众,从8月16日首开纪录,到10月中旬,共击落日机11架。与高志航、乐以琴、李桂丹一并被誉为中国空军的“四大金刚”。1937年10月25日不幸牺牲,时年24岁,刘粹刚的遗骨在高平县妥为收殓,同年11月16日,遗骨被抬进南京,后安葬在航空烈士公墓。国民政府为表彰其英勇杀敌,不畏牺牲的精神,为表彰抗战救国的英雄事迹,特追赠其为空军少校。

刘翼飞(1893年8月25日—1968年7月28日),旧名辅庭,字铸宇,别号覚僧、痩侠,后更名翼飞,辽宁铁岭人,中华民国军事将领。

1910年参加中国同盟会,后升入北京清河陆军中学,毕业后1916年(民国5年)8月升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5期步兵科。1918年(民国7年)9月毕业后,加入张作霖奉系军队,任奉军第七混成旅战术教官。从1922年开始,刘翼飞历任第六混成旅第十七团团长。1928年(民国17年)张作霖死后,张学良整编军队,刘翼飞任东北陆军歩兵第4旅旅长。1930年(民国19年)任东三省兵工厂厂长,“整饬厂规,事业日见进步”。1931年1月任察哈尔省政府主席,任至1932年(民国21年)8月。曾计划开发龙烟铁矿,建设张(张家口)多(多伦)铁路,皆因政局变化未能实现。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刘翼飞曾建议张学良将军率东北军出关抗日,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他本人愿卸察省主席之职,率所部为前驱,联合抗日分子,血染长城,出林西、开鲁,直捣四平。1932年3月12日热河失陷,张学良被迫下野出国“考察”,担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委员,在张学良手下负责对日防卫。1936年(民国25年)12月西安事变后,1937年1月17日领衔以旅居平津东北名流三十人名义致电宋子文及宋美龄,评价张学良“成功不必自我,谋国贵于无私”,触怒了蒋介石,此后长期隐居天津。

抗日战争胜利后,刘翼飞担任华北先遣军第1军军长,1946年经老同盟会员王保桢的介绍,加入了由李济深领导的三民主义促进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自筹资金购买机器参加劳动,成立的“忆非纸绳社”,任政协天津市第一至第四届委员会委员,民革天津市第六届委员会常委。1960年8月周恩来总理主持召开各民主党派及无党派民主人士座谈会,刘翼飞受邀参会并就撰写文史资料一事做了长篇发言,得到一致好评,引起了周恩来的重视。此后,周恩来先后四次召见刘翼飞等人,畅谈征集、撰写文史资料的体会、感悟和意义。1968年7月28日,刘翼飞在天津病逝,享年76岁。

石璞(1913年3月—1930年),号国柱,辽宁铁岭人,大革命时期牺牲的最年轻党员。

1920年入铁岭县立第一高级小学读书,1926年考入奉天省立第三中学初中部,仅以一年半时间跳级读完初中,1927年9月以优异成绩考进东北大学附属高中,于1927年9月考入东北大学附属高中文科第二级。在奉天读书期间,认真攻读了鲁迅、茅盾、陈独秀、瞿秋白等人的著作,迅速接受了无产阶级新思想和新的革命理论。1928年末东北“易帜”后,他又转道南京求学,并于1929年9月考入金陵大学物理系,在校期间,他读了《共产党宣言》《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马列著作,使他由一名自发的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青年学生,逐渐成长为一名为无产阶级事业奋斗的坚强战士。1930年初石璞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入党后,夜以继日地参加贴标语、散发传单、联络同志、游行示威等政治活动,多次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出色完成党交给的任务。

1930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了《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或数省的首先胜利》决议案,计划在沪、宁等城市举行总罢工、总起义,实现一省、数省的首先胜利。南京党组织要求大学中的党员准备参加暴动,石璞全身心地投入到党所组织的南京暴动准备工作。南京暴动定于8月1日举行,7月16日举行一次全市示威游行作为暴动的信号,然而游行示威中暴露了党的力量,遭到敌人的疯狂镇压,石璞也引起了国民党当局的注意。八一暴动前两天,暴动指挥机关被敌人发现,南京党的负责人被捕,暴动被迫改在8月底举行,石璞负责联络北区的组织发动工作。8月25日由于叛徒出卖,石璞被捕。1930年9月4日,石璞一路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打倒国民党反动派”等口号,血染雨花台,英勇就义,年仅17岁。

佟韦(1929年9月—2017年7月12日),满族,原名佟遇鹏,笔名冬韦、冬人、冬青等,辽宁省昌图县人,中国文艺组织工作者、书法家。

1949年7月起,长期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文化部工作,曾任中国文联办公室副主任、组联部主任等职。一九八一年负责中国书法家协会创建工作,任第一界书法家代表大会秘书长,先后任中国书协党的领导小组组长、秘书长、党组副书记、副主席,现为中国书协顾问,中央国家机关分会名誉会长。2017年7月12日14时35分,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佟韦热心诗歌、小说、散文、杂文及书法艺术的创作,一九四七年开始发表诗歌,出版有《神奇的工匠》《佟韦诗稿》《佟韦世纪诗选》《佟韦杂诗选》《诗花》等。散文、杂文出版有《歌泣集》《遇鹏集》《书坛纪事》等。在书法艺术方面,少年学隶,青年学草,中年以后将二者结合定位于章草,参加国内外重大书展,在大江南北举办过书展,他的作品被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中国文字博物馆、中国军事博物馆、国家图书馆等单位收藏。在他的家乡辽宁省昌图县设有《佟韦艺术馆》。出版有《佟韦书法集》《佟韦书法选》《佟韦书法近作选》《佟韦章草千字文》《佟韦章草集》等。中国书法家协会曾授予他“中国书法艺术特别贡献奖”,中国文联曾授予他“从事新中国文艺工作六十年荣誉证书”、证章。

铁岭市人文地图

⭐️历史名人录整理标准,以本篇为例,本地籍贯古今历史人物,在本地或在外地做出了突出贡献,在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进程中有积极重大的影响,在全国有较高的知名度,其事迹在民间中广为流传等。

⭐️欢迎网友们补充、建言献策~